從油荒到過剩,煉油格局瞬間逆勢。鋼鐵化亂象隱患數(shù)年前即已種下,國營大廠與民營地煉,彼此博弈間又該如何應對這一蕭條長季?
近幾年各地經常上演的油荒戲碼似乎還沒謝幕,國內的煉油形勢就已經調轉船頭,陷入到過剩的境地。
今年兩會期間,中石化集團董事長傅成玉拋出“煉油鋼鐵化”的觀點,他稱:“中國的煉油能力已經過剩,馬上就嚴重過剩了,很可能成為下一個鋼鐵行業(yè)?!?/P>
傅成玉的觀點將一個龐大產業(yè)的臃腫現(xiàn)狀揭露出來。事實上,按照各大油企的計劃,這兩年將是新建或改擴建煉廠投產的最高峰,但是今年伊始,瘋狂建設的煉廠卻突然踩了剎車,中石油旗下多個煉廠將延期投產,中石化一些曾計劃建設的煉廠也遲遲沒有開工,還有近20個曾經有規(guī)劃卻尚無開工時間表的煉廠,其前途更顯未卜。
今年或許將是國內煉油行業(yè)的轉折年,成品油市場可能將徹底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中石化在下游加油站領域引入社會資本也可以說與這個大背景息息相關。煉油行業(yè)作為承上啟下的環(huán)節(jié),該領域的格局如若發(fā)生徹底的逆轉,將對整個行業(yè)都有十分巨大的影響。
其實,在2009年前后業(yè)內人士就對煉油行業(yè)可能的過剩做出了預測,當時也有煉廠的建設出現(xiàn)延期。不過國際金融危機后,政府鼓勵投資,央企和民企又繼續(xù)爭相增加煉油產能,而且當時看來,煉油產能過剩并不十分嚴重。因此,從2009年至今,全國的煉油產能繼續(xù)“大躍進”。
從更長的時間周期來看,過去十年,中國的煉油總產能實現(xiàn)了翻一番多,這在全球各國的石化發(fā)展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那么,過去十年,過去四年,中國的煉油行業(yè)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未來,過剩的產能將如何消化?
過剩潮襲來
2008年以前,新加坡、韓國等地以中國大陸為主要成品油出口市場;2010年后,中國煉廠實現(xiàn)成品油凈出口;如今,中國向周邊地區(qū)的出口已經威脅到了當?shù)責拸S的市場。
這一變化的出現(xiàn)與中國國內煉廠快速上產密切相關。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一次煉油產能已經從2003年的3.02億噸/年達到6.93億噸/年,年平均增長率在8.68%。也就是說,煉油產能十年翻了一番多。
這些新增的產能一半左右其實都沒有被消化。2013年,國內成品油需求量2.86億噸,以國內煉廠平均開工率80%推算,2013年國內需要的煉油產能在5.21億噸左右,那么,過剩的產能達到了1.72億噸。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是,過剩的產能總量比整個民營煉廠的總產能還高。截至2013年年底,民營煉廠的產能為1.1億噸左右。
產能過剩必定導致開工率不足。來自卓創(chuàng)資訊的數(shù)據(jù)顯示,近三年,國營煉廠一次裝置平均開工率不足76%;山東地煉一次裝置平均開工率不足40%。
在開工率多年偏低的情況下,國內的成品油市場過剩的現(xiàn)象仍然在近十年來越來越嚴重。2003年我國的成品油供應過剩僅在50萬噸左右,到2013年,我國的成品油產量約2.96億噸,而消費量在2.86億噸左右,供應過剩達到1000萬噸,十年間的供應過剩增長率達到35%左右。
更令人擔憂的是,成品油中的主要產品——柴油的需求已經開始有下降的苗頭。普氏能源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的柴油需求從去年開始下降,同比減少了0.6%。另一方面,需求大省廣東的柴油需求預期也會下降。
廣東省石油燃氣協(xié)會新聞發(fā)言人范小平預計,根據(jù)整體經濟形勢的發(fā)展,2014年廣東的柴油需求會進一步下降。
其實,早在2009年就有不少專家和業(yè)內人士對煉油過剩提出預警,但是,央企巨大的規(guī)劃和民企倔強求強的雄心戰(zhàn)勝了理智的規(guī)劃。從2009年至今,兩大石油巨頭旗下的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擴能改造工程、彭州煉化一體化項目、茂名石化擴建工程、天津石化擴建工程、獨山子石化新建工程等等多個新增煉油產能的項目開建或投運。
到如今,如果算上所有叫得出名字的待建或正在建設的煉油項目,央企在全國共有30多個項目,民營企業(yè)也有10多個計劃建設的項目。這40多個項目的總產能超過3億噸,比現(xiàn)在每年全國消費的成品油總量還多。一旦這些項目全部開建直至投產,我國的煉油產能過剩的情況就更是難以想象。
卓創(chuàng)資訊分析師陳晴對《能源》記者分析說,國內煉油產能過剩主要是由于企業(yè)爭奪市場份額,煉油產能規(guī)劃存在缺陷導致的。
“地方煉廠為了逃避被淘汰的厄運,一直在努力擴建;同時國營煉廠則宣稱為了進行油品升級,提高相關技術,也在不斷地對煉廠改擴建?!标惽缯f,“結果,相應的落后產能并未得到及時的淘汰,反而逾擴逾大,產能擴建更加無序?!?/P>
央企主動喊停
作為煉油行業(yè)的兩大巨頭,中石油和中石化自然也感受到了洶涌的過剩潮,并且已經主動叫停了一些項目。
多方消息顯示,目前中石油旗下確定推遲投產或者有推遲投產跡象的煉廠有三家:云南省昆明煉廠比原計劃推遲兩年投產;廣東省揭陽市的合資煉油廠原計劃2013年投產,現(xiàn)在已推遲到2017年投產;位于任丘的華北煉廠的擴建推遲一年至2015年投產。
昆明煉廠和揭陽煉廠都是中石油和外資煉廠有合作協(xié)議的超大型煉廠,其中昆明煉廠涉及沙特阿美公司等多國石油公司,擬建設規(guī)模達1000萬噸/年;揭陽煉廠則由中石油與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共同投資建設,項目煉油總規(guī)模擬2000萬噸/年。
曾在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工作過的一位員工對《能源》記者說,其實沙特阿美管理層早就預期昆明煉廠會延期投產,該煉廠在開始籌建時就進展不順利。不過,對于沙特阿美公司來說,該煉廠即使不投產,他們也不會有很大的損失,畢竟要以經濟回報作為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此外,中石油和卡塔爾石油公司、殼牌集團聯(lián)手在浙江臺州打造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從2008年確定以來,至今仍然沒有開工的消息。該煉廠規(guī)劃的煉油能力高達2000萬噸/年,如果順利建成,將是國內合資煉廠中規(guī)模最大的項目之一。
《能源》記者3月中旬致電殼牌公司了解臺州煉化項目情況時被告知,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仍在進行中。至于何時有進展,該公司則拒絕透露。
對于煉廠延期建設的舉措,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市場所副所長戴家權接受《能源》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影響,成品油需求也出現(xiàn)放緩,在此情況下調整煉廠的投建規(guī)劃是正常合理的行為。一些已經開建的煉廠遲早會投產,而一些尚處于非常前期階段的煉廠未來是否開建,則不好說。
比起中石油來,中石化的煉油業(yè)務占其整體收入的比重更大,他們對煉油過剩的現(xiàn)象似乎顯得更加憂慮。
傅成玉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憂慮地表示,2013年全國煉油能力利用率為67%。相比之下,鋼鐵雖過剩,其能力利用率仍有72%-75%。今天的鋼鐵就是明天的煉油。按照現(xiàn)在已經在建的煉油廠計算,到2015年,我國煉油能力可以達到7.4億噸,2020年將達到9.1億噸,但平均開工率才67%。
目前看起來,中石化旗下煉廠的新建以及改擴建計劃也有所放緩。比如,中石化曾經規(guī)劃的曹妃甸大煉油項目擬建1000萬噸/年產能,本計劃2013年動工,2015年投產,目前尚未動工;還有其連云港(601008,股吧)煉油項目,本籌建1300萬噸/年煉廠,計劃2013年開建,目前也尚未動工。
中石化位于華東地區(qū)的某煉廠內部人士對《能源》記者分析說,除了全國煉油產能過剩這一因素,整體經濟增長放緩也是煉廠延期建設的重要原因,預計未來中石化再新建大型煉廠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更可能的方案是在原有煉廠的基礎上改擴建。
“而且現(xiàn)在化工產品行情非常不好,煉廠基本都是一體化的項目,只要是新的煉油項目投產,化工產品肯定是要大幅虧損的。一投產就虧損,誰還愿意投產?”該人士說。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兩大石油央企主動叫停煉廠大躍進的行為是一種理性的經濟行為。普氏能源資訊石油新聞資深撰稿人宋燕玲說,中國國內煉油產能擴大的趨勢、速度有所減緩,這也是與國內需求的狀況相匹配的。實際上這也表明,中國的國有石油公司除了要履行確保國內供應充足的職責之外,還有商業(yè)上的考慮。
地煉或首當其沖
在產能過剩的大潮漲起之際,兩大石油央企只要調整一下方向,大船還是比較穩(wěn)當?shù)?;而這些本來就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的地方民營煉廠,可能稍不留神,就會有覆滅的危險。
山東一家民營煉廠的負責人對《能源》記者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的3月份,該公司的油品銷量大概減少了30%,工廠基于市場需求和原材料的供給,進行選擇性開工。
盡管地方煉廠已經感受到了市場行情變差日子不好過,但國營煉廠仍然認為,地煉還應該得到更加嚴格的監(jiān)管。
多位接受《能源》記者采訪的中石油、中石化內部人士均認為,全國煉油產能過剩的情況主要都是由地方煉廠造成的,有的地方出于對地方經濟發(fā)展的促進,對地煉的改擴建默許、縱容,使得地煉發(fā)展到如今嚴重過剩的境地。
除了地方政府的保護,相關監(jiān)管部門此前對于淘汰不達標的小煉廠,一直也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如今,在煉油過剩的大潮洶涌澎湃之際,相關監(jiān)管部門似乎也將開始準備著手重點整治地方煉廠。
據(jù)接近工信部人士透露,工信部相關部門正在摸底了解山東地煉的具體情況,未來或許將開始嚴格執(zhí)行淘汰小煉廠的法規(guī)。
《石油和化工產業(yè)結構調整指導意見》在2009年10月份提出,將淘汰100萬噸/年及以下的煉油裝置;2011年5月份,相關文件再次提出,在2013年底前淘汰200萬噸/年以下常減壓煉油裝置。
地方政府也開始意識到產能過剩的嚴重性了。2014年1月9日,山東省政府正式決定,不再核準新建煉油產能,并力爭用5年時間,有效化解煉油行業(yè)的過剩產能。
山東是民營煉廠最主要的陣地。據(jù)卓創(chuàng)資訊統(tǒng)計,截至2013年底,200萬噸以下的山東地煉還有33家,占到總地煉數(shù)量的59%。200萬噸以下的煉廠是屬于將要被淘汰的對象。2013年山東地煉的原料缺口達到4945.21萬噸,占總需求量的近53%。
也就是說,如果嚴格執(zhí)行淘汰的標準,山東將有一大半的民營煉廠將被關閉。還有一個因素——油品升級,可能加快地煉被淘汰的步伐。
“從現(xiàn)在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的地煉都難以達到未來的油品升級標準,如果到了國四、國五標準全面推行的時候他們還不能升級油品質量,他們就只能被淘汰?!贝骷覚嗾f,我國的成品油價格已經基本實現(xiàn)市場化,而未來對油品質量的監(jiān)管可能會更嚴,不達標的成品油就必須退出市場,到時候地煉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在山東地煉的重鎮(zhèn)東營,民營煉廠是當?shù)刂匾慕洕е.數(shù)氐拿駹I煉廠為了應對產能過剩,避免被淘汰的命運,都在紛紛尋找自救的出路。
東營市政府一位人士對《能源》記者介紹說,為了達到油品的升級目標,東營一些大的地煉企業(yè)最近幾年花費了至少十幾億元購買國外的技術,因為國內可用的技術水平要么不過關,要么成本太高。此外,很多地煉企業(yè)開始延伸產業(yè)鏈,增強抗風險的能力,生產和加工一些比如橡膠輪胎、樹脂丙烯等產品。
上述人士也認為,如果現(xiàn)在再在某些地方規(guī)劃千萬噸級的煉油,那么全國煉油行業(yè)就真的會十分過剩了。如果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產能,就會更有經濟性。
未來格局猜想
如果曾經有過規(guī)劃、叫得出名字的煉油項目未來全部開建直至投產,我國煉油行業(yè)的格局必將進一步發(fā)生重大變化。
不過,未來的格局究竟如何,業(yè)內人士目前還存在不同意見。樂觀派認為,國內煉油產能過剩的現(xiàn)象只是階段性的,未來過剩的情況仍將處于可控范圍;而悲觀派則認為,按照目前形勢發(fā)展下去,過剩的現(xiàn)象會越來越嚴重。
到底那些待建的煉廠未來有多大的可能會投建呢?不少業(yè)內人士的態(tài)度都比較保守。宋燕玲分析說,未來啟動新的煉油項目時將面臨著更多的挑戰(zhàn)。這不僅僅是從供需的角度來看,而且也是因為煉廠現(xiàn)在更加注重從它們的資產中獲得價值,同時也面臨著如污染、民事訴訟或當?shù)厣鐣磳Φ绕渌饨缫蛩氐奶魬?zhàn)。
某位中石油內部人士則一針見血地說:“所謂待建的二、三十個煉廠中,預計有一多半連前期的可研報告都沒做完,這些產能幾乎是不可能變?yōu)楝F(xiàn)實的了?!?/P>
該人士表示,只要嚴格執(zhí)行淘汰200萬噸以下小煉廠的規(guī)定,我國的煉油行業(yè)就不存在過剩;但是如果小煉廠繼續(xù)大行其道,并且政府再次推出以投資拉動經濟政策的話,煉油行業(yè)的全面過?;驅⒊蔀楝F(xiàn)實。(這一觀點顯然與地方煉廠立場大相徑庭,下文有詳述)
前述中石化華東煉廠內部人士也認為,國內煉油過剩的情況仍然可控。該人士說,中石化對煉廠的生產實行的是精細化管理,都是按需生產,也會隨時根據(jù)市場情況調整生產計劃。如果成品油需求不會出現(xiàn)大的變化,中石化再次新建超大型煉廠的可能性很小了,中石油的情況應該是類似的。也就是說,占煉油行業(yè)主導地位的兩大央企只要對產能進行控制,嚴重過剩的現(xiàn)象應該就不會出現(xiàn)。
不過,仍有業(yè)內人士對全國煉油行業(yè)過剩的前景并不樂觀。卓創(chuàng)資訊發(fā)布的報告預計,到2019年,中國煉油產能過剩的規(guī)模增至近3億噸。
一旦出現(xiàn)嚴重過剩,國內煉廠恐怕就必須要走內銷轉出口的道路了。去年,中石化就將過剩的柴油出口到了周邊市場。2013年年初和年底,中石化兩次大規(guī)模向東南亞市場出口柴油,總量在百萬噸上下。
對于中國國內成品油的出口形勢,宋燕玲分析說,現(xiàn)下中國是否會成為成品油出口大國的定論還為時過早。在過去的兩年間,似乎有趨勢表明柴油等產品出口在增加,但并不能確切地說中國在未來的幾年會成為出口大國,因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內的需求狀況和政府的相關政策。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潤滑油網